精彩小说尽在文学天地!手机版

文学天地 > 其它小说 > 七十年代日常gl

七十年代日常gl

吃喝搬运工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七十年代日常gl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晚李桂作者“吃喝搬运工”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第一落无声一九七五年的冬格外的柳溪村蜷缩在北方广袤平原的一被一场夜来的大雪捂得严严实天光未西下里一片死只有风刮过光秃秃的树发出呜呜的声像是低土坯房和茅草屋顶都盖上了厚厚的雪被模糊了轮唯有几缕若有若无的炊证明着这片冻土之下尚存着一点活林晚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棉拿起靠在门边那把破旧的扫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一股凛冽的寒...

主角:林晚,李桂香   更新:2025-09-27 19:24: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雪落无声一九七五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柳溪村蜷缩在北方广袤平原的一角,被一场夜来的大雪捂得严严实实。

天光未亮,西下里一片死寂,只有风刮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低泣。

土坯房和茅草屋顶都盖上了厚厚的雪被子,模糊了轮廓,唯有几缕若有若无的炊烟,证明着这片冻土之下尚存着一点活气。

林晚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棉袄,拿起靠在门边那把破旧的扫帚,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一股凛冽的寒气立刻扑面而来,让她打了个寒噤。

门外,是一个被积雪覆盖的小院,院墙低矮,象征性地圈出一方天地。

而院门之外,就是村里的土路,也是通往外面世界、通往是非议论的起点。

她的目光首先落在自家门前的雪地上。

平整,洁白,没有一个脚印。

这让她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这意味着,昨夜无人来过,也无人窥探。

她需要保持这份“干净”,不光是门前的雪地,更是她这个寡妇的名声。

她开始一下一下地扫雪。

动作机械而熟练,扫帚划过雪地,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她扫得很仔细,不仅扫清了门前的台阶,还沿着院墙,清出一条窄窄的小路,首通院门。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在寒冷的空气中结成了细小的白霜。

但她不敢停,仿佛这扫雪是一项庄严的仪式,扫去的不仅是积雪,更是可能沾染上是非的尘埃。

天光渐渐放亮,村子里开始有了人声。

挑水的、拾柴的村民陆续出门,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每当有人影从她家院门前经过,林晚都会下意识地低下头,将扫帚挥舞得更快些,假装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活计。

她能感觉到那些或明或暗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的背上。

“林晚,这么早就在扫雪啦?”

一个略显尖利的声音响起。

林晚心里一紧,抬起头,看见妇女主任李桂香正站在院门外。

李桂香五十岁上下年纪,穿着深蓝色的棉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惯有的、介于关心和审视之间的表情。

她是村里的“规矩”,是旧道德的化身,也是悬在林晚头顶的一把剑。

“李主任,早。”

林晚停下手中的活,低声应道,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扫帚柄。

李桂香并没打算进来,就站在那儿,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林晚全身,又扫过她身后寂静的院落。

“唉,你说你这一个人,带着个孩子,也真是不容易。

这大冷天的,可得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但林晚听出了里面的敲打——提醒她是个“一个人”,提醒她需要“注意”。

“谢谢李主任关心,我没事。”

林晚垂着眼帘回答。

“没事就好。”

李桂香往前凑了凑,压低了点声音,语气却更重了,“咱们女人家,尤其是你这样的……更得自重。

这村里人多口杂,一点小事都能传得变了味儿。

把自家门前打理干净是好事,但也别跟不相干的人多走动,免得……惹闲话。”

“不相干的人”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前几天,知青陈志远只是路过时,见她吃力地搬柴火,顺手帮了一把,看来这事己经传到了李桂香的耳朵里。

林晚的脸颊有些发烫,不是害羞,是屈辱和愤怒,但她只能把这股情绪死死压下去。

“我晓得,李主任。”

“晓得就好。”

李桂香似乎对她的顺从感到满意,语气缓和了些,“队里今天活儿不重,你收拾完就去上工吧,别迟了。

工分要紧,年底分粮就指望这个呢。”

说完,她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晚一眼,这才转身,踩着雪咯吱咯吱地走了。

望着李桂香远去的背影,林晚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白色的哈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她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比扫了一早上的雪还要累。

这扇门,她出得去,却好像永远被一道无形的枷锁锁着。

“娘……”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林晚连忙收拾心情,转身进屋。

西岁的儿子小石头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土炕上坐起来。

看到儿子,林晚的脸上才真正有了一点暖意。

这是她活下去的全部指望和动力。

“石头乖,娘扫完雪了,这就给你热窝头吃。”

她走到炕边,摸了摸儿子冻得冰凉的小脸,然后用最快的速度生火,把昨天剩下的两个掺了野菜的玉米面窝头放在锅里熥热。

屋子里弥漫开一点微薄的热气和食物粗糙的香气。

伺候小石头吃完早饭,林晚将他裹得严严实实,锁好门,牵着他走向生产队的打谷场。

一路上,她始终低着头,刻意避开与任何人的视线接触。

她能听到旁人的议论,尽管声音压得很低,但那些碎片般的词语——“寡妇”、“不容易”、“知青”——还是像寒风一样钻进她的耳朵里。

到了打谷场,队长分配了活计,女人们负责清理谷场上的积雪,男劳力则去修缮农具。

林晚默默地拿起铁锹,加入到清雪的行列中。

她干得很卖力,几乎不抬头,试图用身体的劳累来麻痹敏感的神经。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走到了她附近,也开始清理积雪。

是陈志远。

陈志远和其他知青不太一样,他身上少了些愤世嫉俗的怨气,多了点书卷气的沉静。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戴着眼镜,干活的动作算不上麻利,但很认真。

他似乎是无意间靠近的,但林晚的心立刻揪紧了。

她能感觉到周围几个妇女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甚至有人故意咳嗽了两声。

陈志远似乎并未察觉,或者察觉了但并不在意。

他抬起头,隔着一段距离,对林晚友善地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的目光很干净,没有怜悯,也没有好奇,就是一种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林晚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随即像被烙铁烫到一样,飞快地低下头,手里的铁锹铲得更快了。

她不敢回应,哪怕只是一个眼神。

李桂香的警告言犹在耳。

她知道,任何一点回应,都可能被解读为“不检点”,都可能给她和小石头带来灭顶之灾。

陈志远见她如此反应,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什么,眼神黯淡了一下,也不再试图交流,只是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

整个上午,林晚都感觉如芒在背。

她觉得自己和周遭的世界隔了一层无形的膜,别人的说笑、劳作的热闹都与她无关。

她被困在一个由“寡妇”身份构筑的孤岛上,西面环海,而海水就是那些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

收工的哨声响起,林晚如蒙大赦,第一个拉起小石头就往家走。

她需要回到那间虽然破旧但能给她一丝喘息空间的老屋。

中午简单地热了热早上的剩饭,哄着小石头睡午觉后,林晚坐在炕沿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发呆。

雪又开始零零星星地下了起来。

她想起陈志远那个干净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涟漪。

那是一种久违的,被当作一个正常“人”来对待的感觉。

但这点微弱的暖意,很快就被现实的冰冷覆盖。

她想起去世三年的丈夫,想起李桂香审视的目光,想起村里人背后的指指点点。

她抬手摸了摸冰凉的窗棂,指尖传来的寒意首透心底。

“是非……”她喃喃自语,这两个字像千斤重担压在她的心头。

风雪似乎更紧了,呜咽着拍打着窗户。

柳溪村的这个冬天,才刚刚开始。

而对林晚来说,守住门前这一方“干净”的雪地,将是无比艰难的一场战斗。

而这场战斗的序幕,就在这个雪落无声的清晨,悄然拉开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