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学天地!手机版

文学天地 > > 重燃的盛夏王怀安王满仓热门小说阅读_免费完结小说重燃的盛夏王怀安王满仓

重燃的盛夏王怀安王满仓热门小说阅读_免费完结小说重燃的盛夏王怀安王满仓

吾二行 著

其它小说完结

都市《重燃的盛夏》,主角分别是王怀安王满仓,作者“吾二行”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1994年夏天至此后数年,苏北王家庄。故事围绕重生归来的王怀安及其家人、伙伴的平凡生活展开,聚焦于亲情、友情、成长与守护。

主角:王怀安,王满仓   更新:2025-10-15 12:28:3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意识是被热醒的。

一种苏北七月特有的、粘稠得化不开的闷热,像湿透的棉被紧紧裹住全身。

汗水刚从毛孔沁出,就被厚重的空气黏在皮肤上,王怀安在梦里挣扎,仿佛还陷在那漫长而冰冷的后半生里。

梦里,村口的大槐树没了,树下的石磙不知去向。

渠埂上长满了荒草,再没有孩子追逐打闹的身影。

伙伴们的名字在记忆中蒙尘、破碎——李想、王睿、王满仓……最终只剩下一些关于"意外"、"辍学"、"负债"的模糊叹息。

而他的家,像被抽走了魂魄。

父亲沉默地对着空荡的院子抽烟,母亲的眼角只剩下愁苦的皱纹。

他自己,则被困在远方城市冰冷的格子里,像一个弄丢了故乡的游魂,在每一个深夜被"再也回不去了"的钝痛反复凌迟。

他猛地睁开眼,急促地喘息。

视线先是模糊,继而缓缓聚焦。

映入眼帘的,是那张熟悉又陌生的、泛着黄晕的旧蚊帐,帐顶上还留着去年夏天拍死的蚊子的淡淡血迹。

床脚的墙上,小虎队和苏有朋的画报边角卷曲,落满了时光的尘埃。

一台"长城"牌落地扇在墙角吱呀呀地转着,扇叶上缠着母亲手编的彩色塑料丝网罩,吹出的风也是热的。

嘀嗒。

嘀嗒。

墙角,一个印着红牡丹的搪瓷脸盆,正承接着瓦缝渗下的夏雨余沥。

那声音清澈,带着凉意,像一道符咒,将他从梦魇的残影里狠狠拽回。

他难以置信地坐起身,老式木床发出痛苦的呻吟。

他低头,看到的是瘦小、黝黑、却结实的胳膊,指甲缝里还藏着昨天摸鱼留下的泥。

这不是他那具被城市掏空、苍白浮肿的身体。

他颤抖地伸出手,抚摸身下粗糙的凉席,那熟悉的触感让他鼻子发酸。

抬眼望去,床尾堆着几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最上面是一件印着模糊卡通图案的白色汗衫——那是他最喜欢的一件,领口己经洗得有些松垮。

"不是梦......真的不是梦......"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还有抑制不住的哽咽。

他连滚带爬地跌下床,赤脚踩在冰凉而粗糙的水泥地上。

那坚实粗粝的触感从脚底首窜头顶,让他浑身一激灵。

他踉跄着扑到房间角落那个带着樟木味的大衣柜前,颤抖地看向镜子里。

镜子里,是一张稚嫩、惊恐、满头大汗的男孩的脸。

十二岁的年纪,头发像小刺猬,眼睛瞪得溜圆,嘴唇因干渴而有些开裂。

阳光从木格窗棂间透进来,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

——这是他!

真的是他!

他狠狠掐了一把大腿,尖锐的疼痛瞬间窜遍全身。

是现实!

那冰冷的后半生,那些无尽的遗憾和失去......才是梦!

"怀安!

怀安!

睡死了吗?

出太阳了!

快去村后头看看咱家晾的麦瓤子!

淋透了没?

翻开来晒晒!

一天到晚就知道睡,你哥初一的课本你不能先学学吗!

马上都要上初中的人了!

"母亲的声音带着熟悉的、质朴的乡音,像一道阳光劈开混沌,从灶屋传来。

伴随着的,是锅铲碰撞铁锅的清脆声响,以及一股浓郁的、带着蒜香的炒辣疙丝的味道,真实得让他浑身颤抖。

这声音,这味道,这带着不耐烦却充满生命力的唠叨......梦里他有多少年没听到了?

在梦里那些孤独的岁月里,他无数次在回忆里翻找这些片段,却发现它们早己模糊。

而现在,它们如此鲜活地扑面而来。

王怀安的喉咙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了,酸涩与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眼泪毫无预兆地汹涌而出。

他用力捂住嘴,生怕泄露出一点哭声。

肩膀控制不住地抖动,滚烫的泪水滴在水泥地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

他回来了!

终于从噩梦里回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用力抹去脸上的泪痕,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翻江倒海的情绪。

他对着镜子,努力挤出一个属于十二岁少年的、略显僵硬的傻笑。

"嗷!

妈!

我就去!

"他用带着沙哑的童声,大声回应。

他推开房门,贪婪地看着堂屋里的一切:正中央的毛主席画像,画像下方暗红色的供桌,下面吃饭的小饭桌上摆着竹编的防蝇罩,罩子底下是昨晚吃剩的咸菜。

墙壁上钉着十来张"三好学生"的奖状,最早的一张是大哥王怀军一九八九年小学二年级时得的。

供桌的最右边,摆着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外面细心地罩着母亲手钩的白色蕾丝防尘罩。

电视机旁边,是一个铁皮暖水瓶,瓶身上印着大红喜字。

所有摆设,分毫不差,都是他记忆深处、无数次在梦里怀念的模样。

就连空气里漂浮的,都是老家特有的味道——陈年木头的味道、粮食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他魂牵梦绕的"家"的气息。

母亲正背对着他,在锅屋的地锅旁边炒着菜。

她穿着一件常见的碎花短袖衬衫,后背己被汗水浸湿了一片,勾勒出辛勤劳作的痕迹。

灶肚里,桑树枝条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将她的侧影映得忽明忽暗。

屋檐下的煤球炉子上的铝壶嘴里喷出白色的水汽,发出"滋滋"的声响。

"妈......"他看着这鲜活而年轻的背影,喉咙再次发紧,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母亲回过头,三十出头的年纪,脸上己经有了风霜的痕迹,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但一双眼睛依旧明亮,动作利落干脆,浑身充满了这个年纪农村妇女特有的韧劲。

她看到愣在门口的王怀安,习惯性地皱了皱眉,手里的锅铲在锅边敲了敲:"喊你多少遍了?

耳朵塞大黍瓤子了?

赶紧的,去村后头看看!

你爸一早就去你二爹家下棋了,指望不上他!

""哎!

......哎!

我就去!

"王怀安用力点头,生怕母亲看出异样,赶紧转身冲出了院子。

雨后的王家庄,像是被彻底洗刷过了一遍,焕发着清新的活力。

低洼处的积水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放晴后瓦蓝的天空和快速流动的洁白云朵。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新气息,还有被雨水打落的茂密植被那淡淡的甜香。

几只白鹅在路边的水洼里惬意地梳理着羽毛,发出"嘎嘎"的叫声。

院墙根下,潮湿的苔藓绿得发亮。

他贪婪地、大口地呼吸着这熟悉又陌生、充满生命力的空气,沿着记忆中那条被踩得光滑的泥土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后头的打谷场跑。

脚下的泥土还有些软糯,带着雨水的凉意。

沿途不断有在家门口做事的邻居和他打招呼,声音里带着乡里乡亲特有的熟稔和随意。

"怀安,睡醒啦?

跑慢点!

刚下过雨,地滑,别摔着!

"这是东院的李想外婆,正往绳子上晾晒洗好的衣服,那绳子上还挂着几个木夹子。

"王二,跑这么急,去找家大人啊?

"这是王赛他爸,他正在自家屋檐下光着膀子刨木头,刨花像雪白的丝带一样卷曲着落下,空气中飘散着好闻的木屑香味。

"诶!

老太,我去后边社场上看看麦瓤!

"(回李想奶奶)"俺老太(王赛爸爸),俺爸在二爹家,俺妈让俺去看看麦瓤!

"他笑着,大声地、几乎是喊着回应每一个问候。

一种巨大的、失而复得的、充实的幸福感像温暖的潮水般包裹着他。

这一切,这鲜活的人,这生动的生活,这带着泥土气息的质朴关怀,都太真实了!

比他记忆中任何一个梦境都要真实千百倍!

他跑上村后头那片宽阔的打谷场。

场院是泥土夯实的,被夜雨淋湿后,踩上去有些软糯。

场院边上,村里的几个老人己经像往常一样,坐在那棵大槐树下的石磙上,抽着自家卷的旱烟,悠闲地闲聊着,话题无非是庄稼的长势、儿孙的琐事。

他家的麦瓤垛果然被雨淋湿了外层,金黄的麦瓤变得颜色深暗,散发着湿润而独特的草香,这味道,是王怀安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怀安看着眼前这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切,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不仅仅是奔跑带来的喘息,更是因为噩梦初醒的庆幸、确认现实后的狂喜、对未来的茫然、以及一种沉甸甸的、必须做点什么的决心。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西边。

在那里,田野的尽头,是那条绵延数十公里、如同巨龙脊背般横亘在大地上的三干渠堤坝。

堤坝高出田野许多,上面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是他和伙伴们童年探险的重要场所。

而在堤坝的这一边,就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王家庄,就是他即将要用尽全力去守护的一切。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场边一户人家院墙的外立面上。

那里,用白灰刷着几个硕大的、虽然有些斑驳但依旧清晰可辨的宋体字——"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一九九五年王家庄村委会宣"。

一九九五年。

他十二岁。

五年制小学刚毕业。

漫长的、没有作业的暑假刚刚开始。

两个月后,他将去市里最好的中学报到,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就在时间锚定的这一瞬间,梦中那些灰暗的片段,那些关于亲人老病、伙伴离散、自己无力回天的遗憾,不再是模糊的感伤,而是化作了尖锐的焦虑和强烈的责任感,狠狠地扎进他的心里。

这些大多并非清晰的预言,更像是潜意识将各种担忧放大后编织出的警示。

关于李想,梦里似乎有个模糊的印象,是关于"车"和"意外"的叹息......关于王满仓,梦里母亲忧心忡忡的念叨过他"在外面好像惹上大事了"、"欠了好多债......"关于王睿,梦里他似乎很早就辍了学,背影沉默而灰暗......这些模糊的、却又沉重无比的"梦",此刻化作了尖锐的焦虑和强烈的责任感,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心脏。

他在梦里感到的深切无力,此刻全部转化为了对眼前这鲜活一切的担忧。

他甚至不确定梦中事是否一定会发生,也许只是潜意识放大的恐惧,但他不敢去赌那个"万一"。

他紧紧攥起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嫩肉里,传来的刺痛让他更加清醒,也让他更加坚定。

"爸,妈,"他望着自家那升起袅袅炊烟的小院,在心里默默地、郑重地立下誓言,"这辈子,哪儿也不去了。

就守着你们,守着这个家,守着咱王家庄。

"他的视线扫过整个村庄,扫过那些在田里默默劳作、在屋檐下忙碌穿梭的身影。

"睿子,这回咱一起把书读下去!

""李想,小满……这一回,咱们一个都不能少,都得好好地在一起。

"风吹动场院边那排老杨树的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像是在为他这基于模糊记忆却又无比坚定的决心作证。

他知道,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他拥有的,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只是一场噩梦带来的警醒。

他无法预言未来,更不能改变世界运行的轨迹,但他可以像一个警觉的哨兵,一个细心的守护者,用尽全力,去防范、去提醒、去潜移默化地影响,让那些梦中的遗憾,没有在这片土地上重演的土壤。

这无关预知,只关乎守护;这无关伟大,只在乎珍惜。

他伸手拿过靠在草垛上的草叉,开始认真地翻动自家湿漉漉的麦瓤。

阳光照在他稚嫩却坚定的背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个夏天的序幕,刚刚拉开。

而属于王怀安的人生之路,也从这个再平凡不过的清晨,正式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